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贝壳文学网 > 玄幻奇幻 > 宋檀记事完结版宋檀张元

宋檀记事完结版宋檀张元

宋檀 著

玄幻奇幻连载

姐弟俩欢欢喜喜出门去。最后倒是有一个欢欢喜喜的回来了。“乔乔呢?”乌兰问道。宋檀“噗嗤”一声笑:“后边呢!”话音刚落,只见后头小路上拐过来一个大男孩,乌黑油亮的圆寸头,瘦瘦高高的身体,此刻正拿袖子擦着眼泪,委委屈屈,抽抽搭搭,哭哭啼啼……“噗!”乌兰也没忍住,笑着去接他手里的筐:“怎么了怎么了?怎么哭了?哎哟看我们乔乔这花猫脸,都哭丑了!”有人心疼,宋乔哭得更大声了。“妈……呜呜呜妈……我姐呜……我姐不好好种地!”宋檀可不肯背这个黑锅:“胡说,所有种子我都撒完了,怎么就没好好种地了?不是给你留了一把,让你慢慢种吗?”随后小声跟乌兰解释了一下:紫云英的种子只要直接撒到土里就行了,但是乔乔只会种玉米的方法,所以他非要一颗一颗的播种。最后...

主角:宋檀张元   更新:2024-12-16 11:1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檀张元的玄幻奇幻小说《宋檀记事完结版宋檀张元》,由网络作家“宋檀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姐弟俩欢欢喜喜出门去。最后倒是有一个欢欢喜喜的回来了。“乔乔呢?”乌兰问道。宋檀“噗嗤”一声笑:“后边呢!”话音刚落,只见后头小路上拐过来一个大男孩,乌黑油亮的圆寸头,瘦瘦高高的身体,此刻正拿袖子擦着眼泪,委委屈屈,抽抽搭搭,哭哭啼啼……“噗!”乌兰也没忍住,笑着去接他手里的筐:“怎么了怎么了?怎么哭了?哎哟看我们乔乔这花猫脸,都哭丑了!”有人心疼,宋乔哭得更大声了。“妈……呜呜呜妈……我姐呜……我姐不好好种地!”宋檀可不肯背这个黑锅:“胡说,所有种子我都撒完了,怎么就没好好种地了?不是给你留了一把,让你慢慢种吗?”随后小声跟乌兰解释了一下:紫云英的种子只要直接撒到土里就行了,但是乔乔只会种玉米的方法,所以他非要一颗一颗的播种。最后...

《宋檀记事完结版宋檀张元》精彩片段


姐弟俩欢欢喜喜出门去。

最后倒是有一个欢欢喜喜的回来了。

“乔乔呢?”

乌兰问道。

宋檀“噗嗤”一声笑:“后边呢!”

话音刚落,只见后头小路上拐过来一个大男孩,乌黑油亮的圆寸头,瘦瘦高高的身体,此刻正拿袖子擦着眼泪,委委屈屈,抽抽搭搭,哭哭啼啼……

“噗!”乌兰也没忍住,笑着去接他手里的筐:“怎么了怎么了?怎么哭了?哎哟看我们乔乔这花猫脸,都哭丑了!”

有人心疼,宋乔哭得更大声了。

“妈……呜呜呜妈……我姐呜……我姐不好好种地!”

宋檀可不肯背这个黑锅:“胡说,所有种子我都撒完了,怎么就没好好种地了?不是给你留了一把,让你慢慢种吗?”

随后小声跟乌兰解释了一下:紫云英的种子只要直接撒到土里就行了,但是乔乔只会种玉米的方法,所以他非要一颗一颗的播种。

最后宋檀把所有种子都洒了,只给他留了巴掌大的地方,还有一把撑死了三五十个种子,让乔乔一个坑一个坑的播种……

宋乔哭的好惨:“可你……可你!你乱撒种子,以后长不出玉米来了!我……”

他左右两只袖子在脸上胡乱蹭着,越说越心酸:“呜呜呜妈妈,我姐嗝……就给我一点种子,我种的好认真……到时候结玉米太少了,吃不饱呜呜呜……”

他泪眼朦胧的盯着宋檀:“我以后……我养不起姐姐了呜呜呜……”

哎哟这傻宝!

宋檀一下子心软的一塌糊涂——难怪乔乔哭的这么惨,恐怕是记得自己一开始说种地养自己呢!

结果种子一通乱洒,他肯定是觉得玉米长出来不够吃,这才又伤心又委屈。

果然,乌兰也狠狠瞪了她一眼,连忙安慰说:“没事啊乔乔,妈会种地,妈养你!”

宋乔止住哭声,犹豫半天,又抽哒起来:“那、那也养姐姐。”

话音刚落,宋檀已经一把搂住了他的肩膀:“好弟弟!乖乔乔!姐姐好感动啊——来,不哭了,擦擦脸咱们看佩奇!”

“今天能看两集!”

最终,粉红色的猪结束了眼泪。

……

三月初。

农历二月初三,惊蛰。

万物起始,虫草复苏。

宋檀已经回来半个月了。

这半个月时间,宋三成带着村里人把山坡收拾的差不多了,田里也起了一层绒绒的绿意——

那是刚刚发芽生长的紫云英,柔润的绿色从褐色的泥土中钻了出来,颤巍巍的,仿佛风一吹就折。

村里人看了啧啧称奇:“这现在的种子,都不怕冻了啊!你看这,往年三月份才敢撒种子的,这三月份都出芽了。”

连绵的一二十亩地全是这种毛茸茸的绿色,田地高低错落,一眼望去,便不由自主的心生欢喜。

村里所有人经过时,都忍不住驻足多看两眼。

所谓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就是如此了。

村里的老人家牵着老牛从旁边走,忍不住问:“檀檀啊,等这紫云英长起来了,我把牛带到田里放放行不?”

紫云英营养好,吃起来也嫩,牛羊可爱吃了!原先需要牛拉水田的时候,每年都要让他吃上一场,后来不种田了,牛也老了。

紫云英也没人种了。

宋檀赶紧应承:“行啊李爷爷!到时候最下边那两块田,您把牛带过来往里头一放,随便吃!”

紫云英长得快,从绿叶子开始吃,能吃个把月呢!

李老头想了想:“你今年就种这两块田是不?我带牛给你犁田咋样?”

牛犁田那肯定比不上耕地机,一天也就五六亩地。但,宋檀这里也就三亩多不到四亩啊!

不然李老头才舍不得呢:“不过我这牛年纪大了,得慢慢犁,你可不能催。”

“两天给你犁好,行吧?”

宋檀笑了起来:“行啊!太行啦!李爷爷,那我也不提钱了,到时候打了米,给您送五十斤吧!”

老人家吃的不多,五十斤够小半年了。

李老头心里高兴极了!

现在的年轻人回来,动不动就是钱,也不是说请人干活不能给钱,但邻居间搭把手有时候总是显得很生分。

年轻人也不是不愿意多给乡亲们帮忙,但他们也不会啊。

让他们这群讲惯了村里人情的老人,总觉得难受。

还是檀檀这样好。

再说了,自己种的大米啊!那得多香呢!

算一算,他有一二十年没吃到啦……

没想到临了临了,还能再吃上。

老牛也似乎察觉出他的欢快,同样跟着长长的“哞”了一声,李老头也拍拍它的头:“走走走,回家!过段时间就有好吃的了!”

……

宋檀也在琢磨着:

紫云英,绿叶紫花,老牛……

绝美素材啊!

宋檀早就想好了,只不过如今多了牛,会显得更有生活气息。

至于说火了以后自己能不能带货——那必须能!

不能带货她折腾这干啥呀?

她敢保证:只要吃过一回,没人能够忍住不做回头客。

自己在后山引月峰种地百十年,除虫除草提升口味,那手段是学的妥妥的!

就不信灵气种的菜,能没有市场!

而且她打算种的很多蔬菜都是耐储存的,黑木耳,银耳更是适合网络销售。

现如今的物流又发达到大部分城市只要舍得花钱,都能隔日达,足够满足网购的需求了。

那些不耐储存的,打出名气后,当地就可以消化了。

她种田,第一是满足口腹之欲,第二才是赚钱。

至于赚多少,只要能回本,她反而没什么要求。

这么一盘算,接下来要准备的还有很多呢。

这几天她得赶紧把拍摄工具准备好,还得再把自己的剪辑手艺捡回来,到时候能不能红火,就看这波啦!

想了想,宋檀站在田边,手指微动,又悄无声息的引动了丝丝缕缕的灵气……

那常人肉眼难见的白色雾气缓慢的融入到田地中,紫云英的绿色仿佛又更上了一个层级。

微风一吹,那朦胧的绿意在此刻越发浓郁。

紫云英的根系在地里迅速抽取着营养,而附着在根系上淡黄色的根瘤菌又在反哺着这片田地。

大自然的生命便是如此。

周而复始,韵律循环。


还真有人买啊?

大伯母毛丽傻眼了。

而且……而且她今天上菜市场是带着任务来的!

昨天中午那五把紫云英,刚开始只炒了一盘儿,结果一吃起来没忍住,剩下四把又全都炒了。

中午炖的肉没几个人吃,吃菜倒是吃了个肚皮溜圆。可中午是舒坦了,晚上没了!

孙女宋子怡下午从美术班里回来一看,饭桌上没有乔乔哥哥送来的菜,当时就哭了。

别看大伯母天天念叨着“得有个根儿得有个孙儿”,但这话她可不敢跟儿媳妇讲。

而且孙女儿也是全家的宝贝,如今一哭,那如何受得了啊?

一家人千方百计哄好了她,并承诺明天一定要吃到,这才算是消停。

儿媳妇随后又说:“妈,明天你也去一趟菜市场吧,自家亲戚,难得子怡也喜欢,多照顾照顾生意也没什么。”

转头又问宋大伯:

“爸,这菜今天檀檀说多少钱一斤来着?”

宋大伯倒是记得乔乔说的二十呢,不过在他眼里,地里边长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这个价呢?

于是仍旧毫不犹豫的回答:“几块钱吧?好像是两块?”

毛丽便“啧”了一声:“也是他们年轻人想法多,这东西搁咱们以前都是喂猪的,如今还能赚上钱了。”

不过心里却是舒坦了:“这忙活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,算了,明天我还买五斤吧。”

一家人把算盘打得哗哗作响,然而到宋檀这里,开局二十块钱一斤,便叫大伯母破了防。

都是亲戚,宋檀没打算因为这点事就跟人家闹崩了——总得照顾一下老宋同志的面子,是不是?

于是重新换上标准笑脸:

“大伯母,要不你去别的地方再看看吧,我这里要收摊了。”

可我还没买啊——毛丽站在那里,想起自己孙女儿的嚎啕声,还有这个贵的要死的菜价,越发的难受了。

想来想去,她还是扭头道:

“算了,自家亲戚,你们小孩做个生意不容易,二十就二十吧,给我来一斤。”

一边探头往那筐子子里头瞧:“檀檀,你可不能给我缺斤少两啊,不然我可得问问你爸妈是怎么教育的了。”

宋檀心说她卖菜小个把月了,还是头一回见到自家亲戚拆台的呢!

再说了,她刚都说卖完了呀。

乔乔已经将筐子都拎了起来,大声道:“卖完啦!”

“怎么就卖完了?”

大伯母一指那筐子里头:“那不还有几把吗?大伯母给你送钱来了,你怎么还不要呢?”

乔乔却将毛茸茸的脑袋晃了晃,不卖菜给不喜欢的人,他心里高兴的很,说话都带着欢快的语调:

“不行不行,那些要送给大姨!”

毛丽当时就心疼了。

“二十块钱一斤,你送这么多呀?”

这话说得——宋檀都怀疑她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了?

她似笑非笑的看过去:“大伯母,我给你家送的也是这么多,总不能我爸的兄弟给五斤,我妈的姐妹给四斤吧?”

饶是毛丽有一肚子的话,这会儿也都被堵在嗓子眼。

可昨天那个菜的味道……

她又露出和和气气的笑容:“你这孩子,这说的什么话!我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吗?”

“主要是子怡,她非要吃乔乔送的菜,你也知道,小孩子不懂事——不然这样,你今天先匀一把给我。”

“你大姨那不也是自家亲戚吗?明天再补给她就是了。”

宋檀“噗嗤”一声乐了,当真是半点面子都不留了:“那我今天送四把?明天再送一把?我这送的是人参啊,还是野菜呀?”

“大伯母,既然子怡喜欢吃,那我也给您这个面子,要么,你把这剩下的都买走,要么,就别管我给大姨送多少了。”

毛丽能舍得花一百块钱买这不值钱的野菜吗?

那是万万不能的。

再说了,还被小辈儿当面怼,整个菜市场的人都在看热闹,她的面子往哪搁?

大伯母白眼一翻,脸色黑沉:

“檀檀,我跟你大伯在市里边这么多年,人脉关系可有不少,还琢磨着给你介绍个好对象呢!你就是这么对我们的?”

“算了,给猪吃的下脚料,要不是看在亲戚的份上,谁愿意花钱来买呢?”

说着扭头气冲冲就走。

宋檀也脸色沉沉——亏的这会儿顾客都走光了。

不然要是当着众人的面这样说,她恐怕当场就要甩过去一个嘴巴子了。

因此也抬高嗓门:“大伯母你要真嫌弃,把昨天吃的给吐出来算了。”

大伯母脚步一顿,随后踩着小靴子梆梆梆走得更快了。

她一走,隔壁的菜贩子却带着满脸笑意的凑过来,然后扭捏道:“那什么,明天早上多带点,我想要五斤。”

一边说着,一边赶紧塞了一百块钱过去,跟做贼一样。

宋檀心里门清:“怎么样,这菜是好吃吧?”

菜贩子心有不甘的点点头:“你们老家的水土就这么好吗?不考虑种点别的菜?”

宋檀心头一动:“有呢,这不是还没到季节,懒得折腾大棚了,下个月再说——你天天在这卖菜,哪些菜行情比较好啊?”

菜贩子看她一眼,叹了口气:“你种紫云英都能种出这个味道来,还愁什么品种啊,种啥卖啥吧,反正不愁人买。”

宋檀也万万没想到,这一堆客户里,对她最有信心的居然是这个同行!

她也很是感动:“行,就冲你这句话,到时候新菜上市了,专门给你插队的机会!”

菜贩子白眼一翻:“我天天就搁你旁边摆摊,我还需要插队吗?”

他没把这个当回事,反正菜都买了,脸皮也拉下来了,干脆再卖个好吧:

“对了,你要是天天在这卖菜,干脆找找人看能不能租个固定摊位——看到没?就那划线区域,棚子里头,都是固定摊位,来不来都是你的,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的。”

“你的菜贵,利润比我们高,有个摊位不吃亏的。要不是这里的摊位太少了,还得找人托关系的,我也早就整上了。”

宋檀却对里头的摊位是有想法,不过现在卖菜不成规模,便想着拖一拖。

如今听了劝告,开玩笑道:

“啊呀,搞了半天,哥你卖了七八年的菜了,也还是非法摆摊啊?”


回到家,果然乌兰事无巨细的问了这笔钱,宋檀每汇报一项,她额角的青筋就也跟着跳一下。

跳的宋檀心发慌:她也不想做妈宝,可是实在没办法!

此时,围魏救赵需要用起来了:“妈,我想养几头猪,你看行吗?”

现在猪肉价格涨涨跌跌,但是不管什么价,农家猪是不愁卖的,按理说养了也合适。

“几头?”

乌兰冷哼一声,觉得自己女儿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:“现在猪肉贵,抱猪崽也贵,几百块钱一头。回来还得另外搭灶给他们煮猪食,这个天太冷了还得买麸皮米糠玉米粒……”

不说别的,那猪饿了就叫,几头猪嗷嗷嗷的,还得搭猪圈……还嫌地里活儿不够啊!

宋檀这样子,明显是还没走路就想飞,在乌兰眼中,很不靠谱。

“再说了,家财万贯,带毛的不算,万一生病了……”

可宋檀馋啊!

她如今能修炼了,不说别的,提升个吃食品质总可以的,猪肉不定有多香呢!

她说:“妈,自己家养猪,安全,还好吃。外头买的,没小时候的吃着香。而且猪肉那么贵,自己养还能卖一点……”

“回头一杀猪,炖个杀猪菜,炸一盆油渣,回头炖白菜包包子,多香啊!”

那是,新鲜猪肉,多香啊!

作为一个养了许多年猪只是最近几年收手的合格农民,宋三成也明显有点馋了,此刻完全忘了自己的拒绝,也搭着腔:

“是啊是啊,要不养一头吧……”

旁边拿着手机看粉红佩奇的宋乔突然抬头:“妈妈,你是我的猪妈妈!”

“姐姐,我可以跟佩奇一起住吗?”

乌兰赶紧深呼吸一下——哎哟这傻儿子,愁人啊!

又想着以后傻儿子养老得不少花钱,这年头猪肉也确实贵,她一咬牙:

“养!”

“村里不让门口养猪,大不了猪圈偷偷盖咱们屋后头,咱家本来就是岔路拐进来才能看到,不影响美观。就是猪圈小点,顶多两头。”

那怎么可以?!

农村的猪圈是四四方方围起来一个小院,角落里搭个棚子,再来一个池子装粪便,接下来才是猪活动的小天地……

他们家是平房,卧室窗口就对着后山,这要是弄个猪圈,那味道……绝了!

宋檀赶紧开口:“弄个铁丝网什么的,把后山坡围一部分,多养几头猪随便山里头跑就行了。”

家猪破坏力没那么大,稍微围起来就行了,而且山坡足够他们折腾了。

“而且后山离得近,有个动静咱们也能听到。”

这下子,就连宋三成也拿匪夷所思的眼光看着宋檀:谁家养猪这么弄?

那白皮猪满山坡的跑,别说会不会摔了折了,蛇虫鼠蚁什么的,就说那满山跑的猪,它怎么长膘?!

“不要白猪,黑猪吧!虽然活泼点,长肉也不多,但是更贵更好吃啊!”

刚想再反对,却见宋檀一把抓住了乌兰的手:

“妈,你让我试试吧!我真的有计划的!”

又看着宋三成:“爸,从小到大我都听话,就这一回,听我的,行吗?”

沉默在屋子里蔓延。

好半天,宋乔突然小声说道:“听我的,行吗?”

宋檀好险笑出声来!

乌兰也气笑了:“行,我养了两个讨债的!听你的都听你的!”

转头气哼哼的:“我去打电话问问,今年到底什么价!老宋,你去把后山收拾出来!”

她走了,宋三成这才补充道:“檀檀,山上养猪,你得再养两条大狗看着,不然守不住。”

不光是防着什么黄鼠狼野狗之类的,主要也是防人。

别觉得村里就一片祥和,早些年地里人人都有的白菜还有人偷呢!

再来前些年隔壁村还有个事,因为一个南瓜闹矛盾,然后人家把邻居几头猪都毒死了!

养狗主要是有个风吹草动,他们在家能听到,稳当!

宋檀沉默半晌,突然又问:“爸,都有狗了,也在山上养猪了,要不再养点鸡鸭?”

鸭子单独一片,每天让他们自己去前边池塘玩儿,也不费什么功夫……吧。

宋檀心想,好不容易说服了爸妈,这要是不一气呵成,以后再一点点的,麻烦!

宋三成:!!!

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怎么就有猪有狗了?

宋三成想起今天女儿花钱的劲儿,手里十块钱的帝豪烟都觉得贵了。哼哼哧哧憋了半晌,这才叹气:

“你也大了,想干啥就干吧。趁我们还能动,赔了也能养活你。”

“就是有一点,你自己的钱,再加上我们能拿出来的那六万块,你不许借钱!借一分都不行!”

说完又叹口气:“不然我怕你赔了,你爸我烟都抽不起了。”

宋檀于是叹口气:“那我也挺不容易的,爸不然你戒烟吧,一个月省个一百两百的,一年下来能给我攒两千块钱呢!”

她早不想让宋三成抽烟了,但是这种事,努力了多少年也没成功——不说别的,她爷爷抽了一辈子的烟,检查出肺不好了,戒了吗?

没有!

人家要烟不要命!

她爸也一样。

宋三成是心疼女儿,但是……但是这个烟……

他小声道:“我一天就半包,有时候干活累得狠了,抽一根也松松劲儿……”

他这话一说,宋檀也没办法。

但戒烟是肯定得有的!

宋檀左思右想:“那爸,你再省点,三天一包烟吧,这样一个月一百块钱,合适!”

别的都好说,就这个不行。

宋三成眼睛一瞪:“啥合适?我还用你养咋地?你看你爷爷,现在为了省钱还抽旱烟呢!咋不说那个危害更大?”

宋檀心说你们这半斤八两,管他旱烟卷烟,还能是好东西不成?

她把这事儿记在心里,这才又去翻找自己在镇上买的点心零食:

“我去看看我爷奶。”

“乔乔,跟我一起吧!”

宋三成点头:“去吧,他们现在精神头也不太好了……年纪大了。”

随后又嘱咐:

“你爷奶要是拿零食给乔乔,你看着点,拿了可以,不能吃!”

乔乔听到“零食”抬起头来:“我想吃……”

“不行!”宋三成一口拒绝:“你奶东XZ的紧,年年有新的,年年吃旧的——上回给的都过期大半年了,不能吃!”


河边这个菜市场也有一二十年历史了。

大部分时间来说,这里卖菜的人和摊位都是相对固定的。

偶尔或许有农民挑着担子卖一些乡下自种的水果,但那是跟着季节走的,也持续不久。

但唯独宋檀这个卖菜新人,古怪,太古怪了。

首先,这里卖菜的年轻姑娘就不多。

其次,这年轻姑娘长得漂亮,还带了一个同样漂亮的傻弟弟,又容易卖惨又能吸引眼球。

最后,菜竟然还卖的那么贵!

一开始,菜贩子们冷笑一声:

别以为多个傻弟弟就能吸引顾客!

这菜市场都是能挑会算的中老年阿姨,一分钱恨不得掰两半花。长得漂亮又可怜,在别的地方吸引人。在这里,阿姨们不会多花一毛钱!

可看着看着,这傻孩子从一开始的动作慢吞吞傻乎乎,再到现在越来越麻利,数数都更顺溜了——

好家伙!

您搁这锻炼弟弟呢。

再来就是菜价。

野菜二十块钱一斤?

小贩冷笑一声,心想你不过就是卖个新鲜!

可后来随着天气暖和,菜价越来越低,她还卖二十块钱一斤?!

菜贩子冷笑:你这都是托吧?

再到后来,连肥田的紫云英都卖上了,还是二十块钱一斤,还这么多人抢……

菜贩子人都麻了。

怎么说呢,难不成他卖菜一二十年,根本没有把握住这个菜市场的潮流吗?

这隐忍许久,今天终于问出了口。

谁知被问的阿姨也满腹惆怅:“谁说不是呢?这菜这么贵,我每天花钱的时候心如刀割。”

那你还买那么多?!

菜贩子盯着对方筐子里的一把把鲜嫩清灵的紫云英,目露不解。

谁知阿姨的态度瞬间又昂扬起来:

“你不懂,多吃蔬菜对身体好,我们一家每天多吃几斤这个菜,上厕所也顺畅,身体也好,夜里睡得也香……我女儿脸上的痘都消下去不少!这钱花的值啊。”

“更何况这菜啊,好吃的不行,凉拌清炒涮火锅,没有不好吃的!一顿吃不着我抓心挠肺的。”

围观众人:……

就……您这买的哪里是菜呀,是脑白金是静心口服液是润肠药褪黑素吧?

不然还得加个罂粟?

这吹起来也太夸张了。

谁知阿姨见他们不信,反而倔脾气上来了:“你们啊,也别不信!这东西吃着好不好,我们买菜几十年能不晓得吗?”

“你再看这姑娘卖菜,哪次不是靠抢的,大家伙也不是傻子呀?真要不信啊,自己花二十块钱上当一回,就晓得它到底有多好了!”

阿姨带着一篮子的菜气冲冲走了,隔着两个摊贩又瞅见人家卖的西红柿了,于是上前一步:

“这怎么卖的?”

菜贩子犹豫一瞬:“八块。”

阿姨眉头当即就竖了起来:“好啊!我在这片买菜几十年了,你竟然还敢坑我,这西红柿我昨天买的明明是四块!”

说罢直接站起身来,扭头就走。

不远处一个摊贩小心走过来:“哥,你咋涨价了?”

摊贩欲哭无泪:“我这不是看她天天买人家的野菜都得百十块钱吗……”

还以为是个豪横不差钱的主儿,就喜欢这贵的呢!

他们这边自顾自的委屈,再一扭头,却发现那漂亮姑娘带着她的傻弟弟,已经就准备收摊了。

隔壁的菜贩子一个健步:

“那个,还有菜没有?给我也来一斤!”

宋檀一愣,随即指挥弟弟:“乔乔,去车里拿一捆过来。”

一边笑着说道:“叔,这几天在你旁边菜摊,打扰了——今天的菜都卖完了,不过我准备给我亲戚送点,就拿一斤出来吧。”

菜贩子脸色这才好看起来,他摆摆手,笑呵呵的:“市场也不是我的,咱俩卖的也不一样,那有啥影响不影响的?这菜可得收钱啊,不收钱我不要……”

话音未落,就见乔乔挺起了胸膛,将卫衣上的二维码全盘展示出来。

菜贩子:……

他再看看这笑眯眯的小姑娘,只好扫码付款,拎着菜气闷的扭头了。

宋檀则熟门熟路的掏出五块钱:“乖,去买你的佩奇贴纸去!”

……

乔乔脸颊上衣服上贴着一张张的贴纸,欢快的拎着筐子跟在宋檀身边,一路都在看新鲜:

“姐姐,他们楼好高啊!”

“这是卖什么的?”

“有花!”

“大伯到底在哪里?”

宋檀看了看他无忧无虑的神色,神情柔软:“很快了,看到没,前头那家蓝色招牌的——乔乔认得字吗?读出来?”

乔乔顺着她的手看过去,此刻艰难的开始掰指头:“大,大……嗯,五,金……嗯……”

他扭过头,清凌凌的眸子看着宋檀:“我读完了。”

宋檀叹了口气——乔乔这个状态,听得懂,会数数,会认钱,偶尔也会看时间。听话懂事,也好哄,从来不随意哭闹。

但真要系统的来讲,他又真的跟幼儿园小朋友似的,字也认不全,出行都成问题,又没办法让他孤身一人来市区上学……

回头还得想想别的法子。

但这念头在她心里一转而过,脸上却带出笑意来:“乔乔真厉害!那是——大方五金店!咱们大伯叫宋大方,记住了吗?”

宋大伯二十年前带着妻子在市区工地干活,后来辗转认识了些人,又攒了些钱。便在建筑市场盘下了一家店,就靠着这家店,给自己一家老小攒下了厚厚的家底。

这一干,就是二十年。

最近两年虽说行情不太好,可他儿女都已经长大了,没那么大压力,所以生活反而比往年还要自在一些。

宋檀想起往事,依稀还记得大伯母热爱黄金,早些年回老家,身上但凡露出来的地方,都有金首饰。

因为这个,村里大家都传大伯发家致富了,直到有一天大伯母带大家去了一家打首饰的店。

“五毛钱的硬币拿几个来,给点工钱,就可以打个镯子!跟金的一样,黄亮亮的,还结实!”

宋檀是长大了才知道——破坏人民币,犯法……

但这会儿,这些往事走马灯一样在记忆里闪过,倒让她回忆起之前的感觉来了。

而乔乔则乖巧点头:“记住了,大伯叫五金店!”

宋檀:噗!

“你叫大伯就行了,不要瞎叫啊。”


老家的院子挺大的,水泥地已经裂开了缝。大冬天的,仍有一株小小的紫花地丁从裂缝里钻了出来,在寒风中颤巍巍的开出了一朵紫色小花。

宋檀凝目注视着那朵花,只觉得换了环境,连这小野花也眉清目秀起来。

宋三成把行李在堂屋里放好,赶紧喊着女儿:

“檀檀,外头冷,赶紧进屋去烤火。”

说着也搓了搓手脚:“骑摩托车真冷啊!”

宋檀迟钝了一下才反应过来——是,大冬天的骑车,确实很冷。

但是她却没有太大感觉。

摊开双手,只见掌心莹白如玉,想来是车祸中拼了命的修复身体,想要躲开必死的命运,也因此,身体得到了一定的淬炼。

不过,也很有限就是了。

比如此刻,一阵寒风吹过,宋檀身体不受控制的打了个颤,她呆愣一瞬,赶紧一头扎进了屋子。

这是一间取暖的小屋。

面积不大,角落靠着窗户的地方放着一个铁皮炉子,上头四四方方一块铁板,烟道做得长长的,在天花板处弯折着,又向另一面墙的墙洞蔓延。

这么一来,炉中火焰熊熊,热烫撩人的烟却经过烟道排出屋子,只要一烧火,整间屋子都会暖意融融,堪比大东北的暖气房。

宋三成好久没见女儿——在大城市工作就这点不好,假期少,赶上高峰还不好买票。

上回见还是过年。

不过也就三天假,初四就去加班了,辛苦的很。

他头一个孩子就是这么一个闺女,日常都是闺女说啥是啥,哪怕后来儿子出生,也是这么个习惯。

此刻想了想,也不知道说啥,于是伸出无情铁手拿下炉子上头的烤红薯:

“饿不饿?吃个红薯垫垫!”

他不怕烫,宋檀如今也不怕,此刻伸手接过:“爸,你也吃。”

“我不吃!”宋三成赶紧摆手:“我小时候你奶天天给我们弄红薯吃,这东西吃多了烧心,吃伤了。”

宋檀沉默一瞬。

而宋三成总算找到了话题:“这回回来,在家待多久?”

宋檀张了张嘴,明明在修仙界,她向来是不服就干的直爽性格,但此刻,说出口的话却重若千斤。

“爸,我辞职了,想回家来种地。”

宋三成瞬间沉默下去,好半响,他才叹了口气:“檀檀,种地的辛苦,你不知道。”

“你一个大学生回来种地,我不怕人家笑话,但你真吃不了那个苦。”

言下之意,就是不赞同了。

宋檀也不急:“爸,我小时候扯花生掰玉米采茶叶浇菜园,也干过农活的。”

“你那才干几个活!”

宋三成一指对面杂物间放着的打药桶:“你连那个桶都背不动!”

那是个老式的蓝色塑料打药桶,装满水后足有三十斤重,打药的时候要一直背着它走动。

但是对比挖茶山割稻子插秧,这已经是极轻省的活了。

也别觉得农村的就不打农药,这年头虫草抗药性强,别人都打,你不打,那就等着粮食茶叶被吃光吧!

说话间,乌兰端着一盆奶白色的鱼汤进屋,余香弥漫,哪怕当中仍有些微杂质的味道,但是已经比白天尝到的好多了。

“檀檀,今晚多喝点汤,鲫鱼是你爸从那野塘里钓的,特别有营养,你多补补。”

转头看到女儿头上那一小块纱布,再听说是不小心磕的之后,越发坚定了晚上给女儿多盛两碗汤的信念!

乌兰将盆子放在炉子的铁皮台面上热着,转眼又看到宋檀手里的红薯:

“檀檀,红薯先别吃了,这是咱本地白心红薯,又面又噎,留着夜里吃,别等下吃不了饭了。”

说罢不等回答,又匆匆回厨房了。

而宋檀将红薯放在一边,又看着宋三成复杂的神色,于是到杂物拎起那个蓝色的沉甸甸的药桶,打开一旁的水龙头,直接朝着里面灌水。

“檀檀!”

宋三成也跟着出来了——看着女儿毫不费力的动作,不知为何却又有一股心酸。

女儿从小听话懂事,省吃俭用的,在外头打工也不舍得花钱,就是为了这个家。

如今孩子头上带着伤,回来就说辞职了,肯定是在宁城受委屈了……也是,每回打电话都在加班,住的屋子那么小一点,咋能不吃苦呢?

在这一刻,宋三成已经动摇了。

孩子想回来种地就种地吧,真要是吃不了苦,大不了到时候再在他们市区找个工作嘛,好歹离家近。

宋三成刚想说话,就见打药桶已经灌满,而“吃不了苦”的女儿拎着它,如同拎一个玩具小熊。

这一刻,五十八岁的地道农民宋三成看了看自己粗糙的手,心头茫然:

为啥我觉得那个桶很重呢?

是我老了吗?

……

而就在这时,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欢快的喊叫:

“姐!姐!”

宋檀下意识转过头去,只见从马路上跑来一个穿着黑色棉马甲的年轻男孩,他腿很长,大约有一米八的个头,就是偏瘦。但皮肤白净,脸颊还有个小酒窝,此刻笑着跑过来,整个人都洋溢着欢喜:

“姐!”

这是她的弟弟宋乔,生理年龄十八岁,心理年龄……六岁。

乌兰四十岁时生下他,乡村没有产检的习惯,结果他生下来就这样,永远保留着六七岁的心智。

但很乖,很懂事,小时候都是宋檀一手带大的。

直到她离家上学,然后留在宁城……

宋乔站在宋檀面前,眼睛亮晶晶的,乖巧的看着她,如同小狗一般。

宋檀伸手,男孩儿乖巧的低下头,给她摸摸他凉冰冰的脸:“乔乔。”

“嗯!”

“我回来陪着你,好不好?”

“好!”超大声的。

随后他又犹豫的看着宋三成:“可是爸说,你要挣钱,很累,我不能缠着你。”

宋檀笑了出来,又去检查他的手,看了看指甲缝干不干净——很乖,没有大冬天的去抠泥巴。

“挣钱太累了,姐姐不想挣了,回来陪着乔乔,陪着爸妈,咱们一起。行吗?”

宋乔可不知道村里少有的大学生回来种地是什么意思,他只是欢呼一声:

“好耶!”

“姐姐别怕!我会种玉米,我养你!”

这下子,连一直苦着脸的宋三成都笑出来了:

“你就会往坑里放玉米粒,再从杆子上掰下来,你会啥种玉米!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